登山糧食

  應具備的條件為-體積小,重量輕,保存容易,營養高(亦即高熱量,高蛋白),容易消化,味道好,易於烹調,但以上條件,並不是全部都能顧及,因此在出發前應有完善的計劃與準備。


量的控制-
選擇食物,首先要考慮的是「量」的預算,必須儘量精確地計算出當次行程中所需的食物份量,及每人每天所需的熱量,以兩者為基礎,再考慮菜式的搭配及重量的控制。

食物的準備-
食物採買回來後,應先作些準備,如肉類,最好先滷過、瀝乾,再依食用一次所需的份量個別包裝起來,如此不但易於食用,也易於保存。蔬菜類可選用水份較少者,如高麗菜、大白菜、青椒、胡蘿蔔、四季豆等較不易腐壞之蔬菜,出發前先放在陰涼處,用白報紙包起來吸收水份,或以電扇、冷氣吹乾,約可保存一個星期以上,另外,香菇、金針、木耳、高麗菜乾等乾貨,質輕,可久藏,並富含纖維,是不錯的登山食品。

最好在一星期內吃完的蔬菜-高麗菜、大白菜、大番茄、青椒、胡蘿蔔、大蒜。可放兩週以內的蔬菜-洋蔥、四季豆、馬鈴薯、芋頭、牛蒡、蒜頭、辣椒。

脫水米的製作-

  1. 先將米煮熟,所用之水可比平常煮飯時略少半杯,煮出來的飯會比較乾硬。
  2. 飯煮熟之後,打開鍋蓋,輕輕地將飯略翻一下,使水氣散出。
  3. 待飯放冷後,輕輕地將米粒打散(有些不易打散的米粒,可在乾燥的過程中,由於黏性降低,而較易分開,所以不要勉強將米粒分開,以免米粒碎掉),放入冰箱,冰1∼2天(不要密封,最好放在上層)。
  4. 冰1∼2天後取出,若晴天,可將飯放至陽光下曝曬,加速水分的散失,約每隔2小時翻一次,或以冷氣或電扇吹拂(乾燥效果:陽光>冷氣>電扇)。
  5. 晚上仍放入冰箱,繼續脫水。
  6. 待米飯的重量與原來的生米相等,且外觀也差不多時,即完成脫水米的製造。
  7. 以一餐所需的量為單位,分袋包裝,並放入冰箱中保存,待要上山時再取出(但要注意保存過程中,慎防水分滲入)。

※注意事項:
生米的澱粉結構為β結構,不易為人體消化利用,但若與水加熱至攝氏60度左右,則其澱粉結構會轉換成人體能消化吸收的α結構,如果就這樣放著,則又會變回β結構,這種現象,稱為澱粉的「老化作用」。「老化作用」通常發生米粒含水分30%∼40%時,或低溫下。若水分低於15%,則「老化作用」會停止,因此在製作脫水米時,不可在水分含量高時,將飯置於太低的溫度中(如冰箱的冷凍庫或直接放在冷氣出風口前),以免變成無法利用的β米。

食物的烹調-

飯類:
在高山上,飯不易煮熟,除了米與水的比例為1:1.5外,在煮飯時,可以在鍋蓋上加放石頭,以增加壓力。在冒煙後大火轉小火煮5∼10分鐘,直到沒有煙為止,亦可以直接打開鍋蓋試吃,看情況,再看是否要加水。

麵類:
一般麵條,在水開後,以放射狀放入麵條後再攪拌,較不易黏結,若有煮糊的傾向,可分數次加入冷水。通心麵,需要花較多時間,才會煮熟,在煮的過程中,要時常加入冷水,最好加些鹽,較易煮熟。

蔬菜類:
一般葉菜類,可在略炒過後,加入水許水,蓋上鍋蓋悶燒數分鐘,即可,若為根莖類蔬菜,最好先切成小丁,較易煮熟。

湯類:
康寶濃湯很好用,尤其是現在推出的產品,冷熱水皆可煮,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樣一直攪拌,如果不想喝康寶,也可以在沸水中加入雞湯塊,再放入香菇、金針,味道十分鮮美,紫菜湯也不錯,都是質輕、攜帶方便,又好喝的湯。

水果:
容易攜帶保存的水果,如蘋果、柳丁、奇異果、梨子、鳳梨,可先將果蒂剪短,用工作手套包好,一般都不會壓壞,約可保存一星期。


關於三糧-

緊急糧:
一般可用泡麵、薑母茶(老薑加紅糖)等,能在緊急紮營時,迅速補充熱量,或去寒氣,治感冒。

預備糧:
可用口糧、泡麵、軟糖、果汁牛奶或速食包。

行動糧:
可隨時取用的補充糧,如糖果、餅乾、巧克力、羊羹、小糕餅等,最好是單片包裝,以防止潮濕。

轉載至:http://www.tkfsc-school.edu.hk/rsp/mou/007.htm